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史上最严"房地产新政下为何难见降价曙光

中国建设报  2010-05-25 06:06

[摘要] 除少数城市出台新政外,不少地方依旧按兵不动。这与2008年“救市”时的“比时间、比速度、比力度”有着天壤之别。记得杭州、南京、西安等城市都在一夜间抢出文件。当年那些讲政治、讲民生的地方主政官员,为什么如今却一言不发?

除少数城市出台新政外,不少地方依旧按兵不动。这与2008年“救市”时的“比时间、比速度、比力度”有着天壤之别。记得杭州、南京、西安等城市都在一夜间抢出文件。当年那些讲政治、讲民生的地方主政官员,为什么如今却一言不发?

许多媒体最近都对不断出台的“地方版”调控政策津津乐道,甚至出现“史上最严”楼市新政的评语。不过,即便在如此高压的语境下,购房者还是看不到降价曙光。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总在不宜时间、不宜地点公布房价数据的国家统计局,甚至还在本周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4月房价同比上涨了12.8%”的消息。

当然,房价未跌反涨与统计部门的信息混乱和技术面上的发布滞后有关。但关键是,房价本身也确无下降迹象。如果说有,也只是某地、某盘降价作秀的消息。可以说,目前的房价还真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几个重要因素在抵消着调控政策的作用。

首先是,目前所有的楼市调控政策,其矛头都是对准投机客回吐暴利的,对开发商没实质性的触及。也就是说,眼下开发商正以出完货的心态,围观着那些倒霉的投机客。更重要的是,随着那些央企、国企身陷地王门和高价土地门,可以说,砸在民营开发商手里的土地比往年更少。如此一片大好的形势,自然让开发商有心情在博客上继续高谈阔论甚至取笑购房者的无知。于是就出现了“扔靴”之类的闹剧。

其次是,尽管有些媒体用“史上最严”的措词来形容“京十条”“沪N条”,尽管一些城市的房屋交易量有所下跌,但并不代表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除北京、深圳、海南、青岛、天津出台楼市新政外,人们不难发现,不少地方依旧按兵不动。显然,这与2008年一些城市在“救市”时的“比时间、比速度、比力度”有着天壤之别。记得当年“救市”态度极为积极的几座城市,如杭州、南京、西安都是以一夜间的速度抢出文件。当年那些讲政治、讲民生的地方主政官员,为什么如今却一言不发?

再其次是,目前几大银行的局面是:北京的总行出政策,地方银行在出对策,在五花八门的区别贷下,一些银行完全有可能阳奉阴违。种种迹象表明,如果银行还在观望甚至是围观,那么房地产市场的博弈就变得更加复杂,房价的坚冰也就更难打破,中国楼市能否回归到2007年前的房价水平更是一场春梦。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房地产的依赖心理依然很强大。目前无论从投资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来看,新兴产业取代传统房地产业的速度很慢。在这个最快需要5至8年的调整周期里,房地产显然有时间利用与上下游产业的结盟,让决策层心慌意乱,犹豫不决。目前,已有房地产的难兄难弟在喊救命了。如最近主要生产建筑钢材的沙钢有份报告,鼓吹楼市新政直接导致用钢需求下降。另一盟友中国建材集团也认为,水泥需求量可能下降5%至10%。2008年“救市”出力不薄的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更是表示,房屋成交量下降使可装修面积总量急剧缩水。此外,家纺行业、餐厨用品行业也宣布进入萧条期。房地产这些利益联盟的哭喊,自然会左右和绑架那些不善深入基层调查房价之苦的智库精英们。

可见,我们还不能夸大“地方版”楼市调控政策的作用。从房地产政策储备的角度看,我们也并非留了很多后手的政策,别说是出台物业税,就是纸面上喊得很热闹的沪版房产保有税政策,也大概只有那么十几个人在制定。可以说,让几十个人的头脑来决定房地产的方向出路,甚至要马上看到房价的失速和滑落,显然抱有了太多奢望和幻想。

那么,怎样能让高房价有致命一击,剩余的、最管用的也只有舆论这一手了。

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继续发文跟踪楼市调控新动向,对地方政府的调控实效提出置疑。显然保持舆论的高压,关系到房价话言权能否掌握在更多民众手里。这似乎也是民众最后的免费午餐!

标签:新政降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