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韩康:建立“商保融合”的新型保障房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  2015-03-10 10:02

[摘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

而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韩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政府安居工程。中央和各级政府陆续投入巨大资源,社会各方面寄予重大期望,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从实施几年来的情况看,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满意度不高,值得认真研究。

韩康表示,当前政府保障房的规划、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分配、销售等环节,基本上由政府的行政系统支持运作,同商品房的市场化运行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为了改进当前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商品房和保障房相互融合的新型保障房体系,这样可以很好地系统性解决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押,总体原则是,今后政府有关机构不再直接参与保障房的实际操作,而是通过有政府指导的市场化操作,把政府保障房和市场商品房这两个运行体系,完全统一融合起来。

第二,政府在城市房地产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除特别高档的楼盘外,原则上对每一个商品房楼盘的开发,都要求按照5%—15%的比例,设置中小型面积的房屋(70—90平方米)作为保障房,纳入政府保障房库。

第三,保障房完全由厂商按市场定价,政府先按市场价把这些房屋买下来,再以保障房价格出售给符合政策的购买人群,政府支付差价;为节省政府实际开支?熏也可以先由政府支付差价,再以保障房价格售出。

第四,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城市的商品房建设总量规模时,也同时规划、计算所需保障房的总量规模,两个部分的增量相互协调,如果商品房总量规模偏小,可以适当加大单位商品楼盘的保障房比例,相反同理。

第五,政府有关机构的管理职能极大简化,不再为保障房建设的具体运作投入巨大管理资源,主要任务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综合规划和保障房的购置,建立市场化的政府保障房库。

第六,可以先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建议选择那些保障房大量积压和卖不动的城市试点,对两种完全不同的保障房模式进行实际效果测试;也可以现有保障房模式不动,局部运行“商保融合体系”的新模式,双轨制并行,以实践论成败。

韩康认为,实行“商保融合”的新型保障房建设和供给体系,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首先,可以大量节省政府投入费用,除房价补贴所必须的纯粹资金和资本性投入外,政府不必耗费其他公共资源用于保障房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督管理。其次,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全面统一规划,避免由于单独开发保障房而出现的规划填空、规划补缺和规划歧视。第三,房地产企业有积极性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建设,因为每一楼盘都有部分政府固定客户,在国内楼市进入调整期情况下,这种市场份额尤其重要;第四,地方政府也有积极性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建设,因为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开发,增加土地收入,又可大大减轻政府的建设管理成本。第五,不会再出现保障房大量空置的情况,因为所有商品房的选址、建设,房企厂商出于市场销售的盘算,都会认真考虑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保障房大量空置将成为历史。第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性优点,就是有利于社会不同收入阶层、人群的居住融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按照现在的保障房建设办法,将会把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人群,大量划在城市边缘的保障房社区,从而使社会收入人群的划分即是社会贫富差别的划分,将越来越明显地在居住社区的特征上体现出来,这样下去,由其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风险,是很难预料的。

李克强对2015年房地产定了什么调?

两会聚集:房地产税按套收还是按面积收

不动产登记2017年全面运行 部分官员已提前抛房

央行降息一周后 房贷市场成交量涨幅7%

政协委员张泓铭:防范楼市全局性急速趋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