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银行股今日表现低迷,截至发稿,除宁波银行(11.75,0.26,2.26%)、南京银行(14.92,0.16,1.08%)逆市上涨外,其余个股全部下跌。其中,中国银行(3.77,-0.12,-3.08%)跌逾3%,交通银行(5.65,-0.17,-2.92%)等多股跌近3%。消息面上,截至昨晚,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业绩均已公布。
银行股今日表现低迷,截至发稿,除宁波银行(11.75,0.26,2.26%)、南京银行(14.92,0.16,1.08%)逆市上涨外,其余个股全部下跌。其中,中国银行(3.77,-0.12,-3.08%)跌逾3%,交通银行(5.65,-0.17,-2.92%)等多股跌近3%。
消息面上,截至昨晚,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业绩均已公布。根据中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末,除宁波银行外,其他15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有所上升。
营收方面,五大行及华夏银行(9.82,-0.06,-0.61%)的中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跌落至10%以下;净利润方面,五大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2%以下。虽然净利负增长局面并未出现,但从报表来看多家银行距此仅有一步之遥。
“2013年至今,工行已连续6个季度不良率攀升,这与外部大环境的去产能、去杠杆的趋势一致。”工行行长易会满在上周举行的中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而交行高管则表示,虽然银行不良率上升趋势减缓,但未来一段时间,情况可能不会很快好转。
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近年经济的低迷对其资产质量带来巨大挑战,这一点从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不良率状况可见一斑。
根据公告,除宁波银行外,其他15家上市银行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具体来看,农业银行(2.93,-0.08,-2.66%)截至上半年末不良率达到1.83%,在16家上市银行中居首;宁波银行不良率连续7个季度维持0.89%,也是16家上市银行不良率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与年初相比,招商银行(16.86,-0.44,-2.54%)的不良率增速快,增长0.39个百分点至1.5%,其不良率水平也仅次于农业银行。
在利率市场化以及央行多次非对称降息的影响下,银行营收增速亦回落明显。
根据16家上市银行公告,9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回落,其中平安银行(10.68,-0.15,-1.39%)回落为明显,营收增速从去年中期的48.27%回落至今年中报的34.09%,但此增速亦在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南京银行46.87%的营收增速。
另外,银行股还迎来另一影响较大的消息。8月29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其中删去现行商业银行法中规定的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存贷比指标要求。
该决定将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删去有关存贷比监管指标规定会减轻银行一些压力;不过,这仍难在短期内改变银行“存款立行”的经营策略,银行吸存压力仍将长期存在。
此外,即使没有存贷比约束,银行的放贷节奏还受合意贷款、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项指标约束。取消75%红线所释放出的资金能否转化为信贷投放,则需要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一步考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