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胡志刚:不动产登记好的办法是房地合一

《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  2015-11-27 10:00

[摘要] 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并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时间跨度看,这项制度“吆喝”已满两年,按计划,今年下半年实现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2016年基本完成数据整合建库,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平台。

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并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时间跨度看,这项制度“吆喝”已满两年,按计划,今年下半年实现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2016年基本完成数据整合建库,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的信息平台。但正是这项被看作有望改变中国地产行业和投资格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一直以来都步履蹒跚。

从来看,目前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导致不动产统一登记“统而不一”。究其原因,还是这项制度的顶层设计有问题,突出表现在:20多年“两个和尚各抬各的水吃”。全世界不动产登记都是进一个窗口,发一个房地产证,唯有我们中国人浮于事,非要一个证掰两半,一个房产证、一个土地证分别办理,这个畸形的体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住建部负责发房产证,国土部负责发土地证,到城市这一级分别由房产局和国土局各自负责,这是全世界的怪事。

好在,两个证由两个部门各自独立封闭管理,虽然苦了老百姓,骂娘声不断,但是多年形成“两个和尚各抬各的水吃”的格局,城市这一级房产和国土两个部门各自封闭,各干各的事,各发各的证,互不扯皮,20多年倒也相安无事。

基于此,要将“两个和尚各抬各的水吃”改为“两个和尚共同抬水吃”。虽然“两个和尚各抬各的水吃”不扯皮,但毕竟办两个证不仅成本高、劳民伤财,也不便于政府建立统一的登记信息平台,现在国务院要求对发证和房地产市场实施统一管理,这个改革的方向是对的。遗憾的是改革顶层设计出了问题:将中央部级和地方县以上城市的房地产管理体制搞得上下一般粗、一刀切,忽视了如何让改革在基层更接地气。在中央部级层面,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并不直接承担登记业务,扯皮扯在上面,与老百姓无关。但到了下面城市这一级,天天办证的人门庭若市,职责仍然扯不清麻烦就大了。这也是包括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内的许多改革如鲠在喉的症结所在。

过去房产登记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现在“两证合一”并由国土资源部一家主导,过去的房产登记职能要平移给国土部门。近两部联合下发“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文件,要求年底前完成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顾虑,国土和房产两家职责不清,地方政府不敢偏向任何一家。虽然发一个证,登记信息中心在国土资源局,但却要两个部门共同承担。

为防止两个部门扯皮,两部门强调“房屋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将统一整合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房屋交易管理职责继续由房产管理部门承担。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关联性强,做好相关工作衔接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典型的“两个和尚共同抬水吃”的体制,不动产统一登记需要由一个部门独立封闭管理,如果能在一个“庙”里完成的事就不存在关联性和相互衔接的问题,一个存在关联需要衔接体制往往是两个部门若即若离、衔而不接,这个皮就永远扯不完。

好办法是将“两个和尚抬水吃”改为“一个和尚挑水吃”。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许多环节需要两个部门协同完成,一个平台两家运用,两家维护,资料和信息要不断地往返穿梭,两个部门又分设,免不了“君子各为其主”,必然产生摩擦和矛盾,各自心存疑虑且相互博弈,磨合的结果往往是磨而不合,“统而不一”。

现在“两个和尚抬水吃”问题还没解决,又有许多城市添乱,将房产局撤销并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连坚守多年的上海市房产局也即将撤销并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这是一种糟糕透了的体制:一方面在登记发证上搞“两个和尚抬水吃”,职责不清;另一方面削弱了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这又是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怪胎”。目前房产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与国土两个部门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好的做法是将房产与国土合并,成立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一家,把“两个和尚抬水吃”改为“一个和尚挑水吃”,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全世界共同的做法。

不过据笔者所知,国土部门不喜欢这样做,他们担心下面的国土局被同化了,其实这个当心是多余的,城市房地产管理局统管不动产登记,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土资源部都可以按照各自的职责指导下面的工作,只要城市这一级不扯皮就好办。

(作者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公积金管理面临制度残缺 须加快推动向住房银行转变

31省楼市销售全部低于新建面积 新老库存继续滚雪球

楼市“供应侧”改革两大方向

住房公积金新规发布:覆盖住房消费全链条

马鞍山将扩大住房公积金归集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