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赶在明年年底前,安徽力争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其中除了 外,还必须引入公众代表,逐步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决议票决制。该政策一旦落实或将意味着,未来普通市民有机会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决策环节。昨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省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并给出了具体的任务时间表。
赶在明年年底前,安徽力争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其中除了 外,还必须引入公众代表,逐步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决议票决制。该政策一旦落实或将意味着,未来普通市民有机会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决策环节。昨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省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并给出了具体的任务时间表。
建立全域覆盖的空间规划体系
根据通知要求,2016年年底前,全省各地编制完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近期建设规划,县城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
2020年年底前,加快建立省域—市域—县域全覆盖的空间规划体系,探索建立全域覆盖、体系完善、部门联动、动态更新的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健全空间规划协调机制。
严控居住用地容积率
今后,安徽将科学确定地块开发强度,不让开发商为了赚钱在容积率上乱做文章。
比如,居住用地容积率不得小于1.0,原则上特大城市、大城市容积率不得超过2.5,中等城市容积率不得超过2.2,小城市容积率不得超过2.0。
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或出让后,拟调整的容积率不符合划拨或出让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拟调整的容积率符合划拨或出让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就是否需要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对容积率修改的必要性进行专题论证,通过本地主要媒体和现场公示等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进行走访、座谈或组织听证,依法提出修改或不修改容积率的建议,按审批权限报市、县人民 批准。
城乡规划编制引入终身负责制
依法采取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城乡规划编制和建筑方案设计单位,建立规划编制单位、建筑设计单位、测绘单位信用档案制度,并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信用档案信息。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必须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在固定场所、 网站等向社会予以公告,且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报送审批时,必须附具 和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及理由。并将城乡规划编制及调整、容积率和用地性质等规划条件变更等,纳入 系统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内容,实行责任到人、记录在案、问题倒查的决策事项终身负责制。
探索城乡规划委员会决议票决制
为了提高规划决策科学性,2017年底前,安徽将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其组成人员中除了 代表外,还必须有公众代表,逐步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决议票决制。业内人士指出,该政策一旦落实就意味着,未来普通市民有机会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决策环节,更好地去为民意发声。
同时,探索设立城市总规划师制度,提高城乡规划决策水平。在2017年底前,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 考核和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内容。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全面推进设区市向县(市)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
我国楼市现状是总量过剩 楼市去库存重点在中小城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